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8章 社稷之福

然不简单!

这出麦云刺纣王虽然着重表现得是麦云的忠义,但却会影响到纣王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而且由于戏曲大热,即便过了一阵子,人们依旧会津津乐道的议论着这戏,戏中的人物,会被反复的拿出来说道。

师延是民间乐师,很清楚百姓的接受能力,若是和百姓谈纣王的行政措施,他们多半懵然无知,可若是和百姓谈耳熟能详的故事,例如武乙囊血射天、成汤桑林求雨、伊尹鼎烹说汤,他们能说的头头是道。

人物的形象,会借着故事,渐渐深入人心。

人们多多少少会因为这出戏,而对纣王产生不好的印象。

可纣王还是这么做了,一定有什么非做不可的理由。

在师延不远处的比干,以袖掩面,留下泪水,口里还不断喃喃自语着。

有一个孩子拉着老妇的手,稚声道:“娘,我以后也要当个忠义之人。”

老妇也回应着:“好啊,好啊,吾儿有此想法,为娘自然支持。”

师延明白了。

百姓们大字不识,没有文化,整天除了劳作,没有别的事情,根本不会去想什么道德,想什么忠君,想什么规范言行。

可戏曲出现后,就不一样了。

百姓们的生活本就困苦,有戏曲消遣,求之不得,哪怕是偏远地方的老妪,她们也能通过麦云刺纣王,明白什么是忠勇。

那么如果将礼仪编为戏曲,百姓不就懂得礼仪了吗?

如果将仁义编为戏曲,百姓不就懂得仁义了吗?

戏曲在各地传唱,人们就会知道孰是孰非,一点点被影响。

而且戏曲的开支似乎并不多,只需要一些乐者,一些戏子,稍加训练即可,因为剧本简单,通俗易懂。

师延的目光落在周遭的人群之上。

一个两个,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