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特意的查,都能知晓的。
常议长公主倒是省了事儿,完全不需要打听,直接坐着撵轿过去了。
倒是先一步从太后寝宫里出来的无忧还打听了一下太后的去向。后宫不是他可以自己单独随意乱走的地方,就算是知道了太后去了哪里,他也不能过去,不过是做到个心理有数而已。
边关的情况圣上并没有对无忧隐瞒着,大家其实也早就已经做好了那边儿会虽是发动进攻的心里准备。
朝堂之上的那些个原本就不甚满意他们偌大的大沅出兵的大臣们此时也是不敢瞎逼逼的了。他们之所以能够任凭自己心里的想法瞎逼逼,不过是觉得大沅和鞑靼还能有缓和的机会。此时人家都打到了家门口了,若是再说什么以和为贵,天家上国之类的这种话,怕是他们自己也是安不了心的。
好在大臣们虽然私底下手脚并不一定干净,但在大是大非上,即便是自己贡献不了多少的功绩,但好歹他们也是知道莫要拖了大家的后腿儿的。
出兵对上鞑靼的人,这是板儿上钉钉的事儿了,这废话就不能多说。消息传了回来,那些个刚刚让自家小子跟着去了边关,打着让自家儿子镀镀金的大臣们心里就变得沉甸甸了。
原本想着要从中为自家儿子捞点儿好处的,结果谁承想,这帮子孩子刚刚被送走,这边关竟是开战了。
这若不是去的都是家里的庶子,怕是这些个大臣们都不敢回家了。
要说这倒霉起来,真真是喝口凉水都塞牙。他们眼巴巴的瞧着那边关都已经好久了,就的不开战,他们心里算了算觉得现下肯定是开不了战的,倒是可以过去混一段儿日子的,结果的还自家孩子还没走多久呢,就传来这种小心,这放在谁那儿,谁能接受。
他们也是疼孩子的,就算是比不得自家承重的嫡子,但也是自己的种儿不是,谁还能明知道那边关危险,还让自家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