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宁伯,还有未进京的英国公,这些人虽然都是当年跟着太祖打天下的人家,可是没有家像罗家这样,跟皇上是姨表亲,只要太后还在,皇上就不会动罗家,尤其是这武安侯罗远鹏,看着不怎么聪明,但也就是这份心里只有皇帝的不聪明,他就不会倒台,“你看着吧,且得热闹上一阵子呢,辽东那边也会派人过来的,”老帅母亲过世,罗远鹏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们又怎么会不闻不问,现在不过来,也是路途的缘故罢了。</p>
“这个罗远鹏,跺跺脚,怕能晃动半个永安,王爷,这站的太高,怕不是好事~”蒯展白与史家大郎也是至交,这段日子梁元恪对史良箴的疏远他也有所耳闻。</p>
“他现在已经离开辽东,就如拔了牙的老虎,影响力是有,但那些兵油子也不是傻瓜,想调动他们,是要兵符的,”梁元恪淡淡一笑,真要做什么事,辽东的兵力再强,也是鞭长莫及,“高长松回来,刚好接了罗远鹏兵部的位子,高家和平凉侯家也是姻亲~”</p>
百多年来,勋贵们就靠着这转着弯儿的亲戚,在京城,甚至在永安结成一张大网,有时候皇上想做什么,也不可能毫无顾忌,蒯展白摇摇头,梁元恪话里的意思他自然是听了出来,有柳家在,就算不娶史家的姑娘,文臣中梁元恪也能拿住个七七八八,但勋贵世家中,若是得了罗家,便再无忧矣,而且,史家也不是非史良箴不行,找一个庶女若是从姻亲家中找一个女儿给宁王做个侧妃,照样可以结盟。</p>
“王爷真的下定决心了?良箴那个性子,认准了的事,怕是不好回头,”想到知书达礼的史良箴多年的希望就要破灭,蒯展白有些不甘心,“王爷与她最是投契~”</p>
“良箴性子好,人也通情达理,不像罗家二姑娘,高傲的紧,”梁元恪仿佛嚼了一枚苦橄榄,“可是现在的局势,我又不忍心她受委屈~”想到这些年与史良箴在凤鸾宫中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