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两百四十九章:电子工业的底子

,那可不是啥普通玻璃,按上一块就能做芯片了,而是极为精密的光学透镜,不但价值超高,而且生产难度令人发指,试问这样的研制单位要不要支柱?

当然,现如今某些配件和关键设备可以从国外进口,如果蒙建业不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也就罢了,可他明明知道所谓的蜜月期并不长久,还这么干,那就等于是自己把脖子伸过去让人勒,蒙建业还没傻缺到那个程度。

所以,想要保住&;光刻机&r;的研发团队,可不单单是留几个人和几间实验室,而是偌大的一整条产业链。

蒙建业如今是有钱,可与&;光刻机&r;海量的投入费用相比,他那点儿真的连个水花都掀不起来。

对此无论是秦教授还是胡教授都十分清楚,类似这种大项目,可不是那个厂,那个人能负担得了的,那是需要国家力量才能玩得转的。

所以胡冲告诉蒙建业不需要他承担整个产业链,而是希望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拉一两个关键的配套厂。

凌华厂便是最典型的代表。

作为胡教授光刻机研制团队的下游生产厂,凌华厂不单单是光刻机的生产试验基地,还肩负着为光刻机生产新一代控制芯片的重任。

可随着凌华厂日益没落,这项重任自然是无法承担,胡教授靠着自己的人脉可以从国外搞些替代,但价格却高得吓人,再加上凌华厂是唯一一家有光刻机使用经验的厂家,胡教授很希望凌华厂能留下来。

对这个要求,蒙建业是没办法拒绝的,毕竟秦教授帮了他那么多,有他老人家出面,蒙建业不能不给面子,再者说他骨子里也不想看到国产光刻机领域就这么没落下去,结果就这么答应下来。

然而等蒙建业开始对凌华厂进行帮扶时,却发现,这就是个天大的坑,这倒不是说凌华厂是什么无底洞,而是你帮了一个凌华厂,下次两老头儿又来求你再帮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