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小房,莫问和阿九盘坐念经操行早课,老五疲惫不堪,躺卧酣睡。
临近晌午,三人要了饭菜,吃罢午饭,老五出门看了看天,回房催促二人,“老爷,九姑,趁着暖和,咱赶紧上路吧。”
“你先回去吧,免得慕青她们担心,我和阿九回一趟西阳县。”莫问说道。
“好,”老五点头答应,背了布袋迈步出门,走到门口停步回头,“老爷,麻烦你给我爹倒点儿酒。”
“那是自然。”莫问点了点头。
老五道声谢转身出门,刚走出门口又回来了,放下口袋拿出一块金砖放到了桌上。
金砖太大太重,携带不便,莫问抽刀出鞘削下一片,“剩下的带回去。”
老五将金砖收进布袋,背着口袋出门去了。
“小憩片刻,咱们也上路。”莫问收起黄金,回到火炕上坐了下来。
“若是路上不耽搁,两日之后就能回到西阳县。”阿九为莫问倒了茶水。
“好久未曾拜访千岁了,这次回去要去看他一看。”莫问说道,他命拓跋氏将陵墓中的王八放生,也是想到它们与千岁是同类。
“快看,快看,好大一只蝙蝠!”街道上传来了路人的惊呼。
莫问闻声无奈摇头。
“按照时日来推算,刘少卿等人应该也渡劫入紫了。”阿九说道,二人此时谈话只是闲谈,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上清七位准徒,性情也不相同,刘少卿狠辣功利,当难得大成。千岁性情平和,与世无争。夜逍遥不务正业,分神太甚。百里狂风有勇无谋,也是不成。柳笙此人怕是有断袖之癖,阴阳不清,想必也无法担当大任。这五人要想平天灾止人祸,怕是大有困难。”莫问说道。
“言之有理,你日后有何打算?”阿九问道。
“按照你我眼下的修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