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却不同。她甚至无心去翻译一旁古老而精致的指示栏上又贴了怎样折磨人的谚语。白纸黑字,修长的字形,曾经是她最喜欢的文字。她瞟了一眼指示栏,只勉强看出一个“我”和一个“老”字。她的中文并不太好,以前她大学的班上来过一个中国交换生,她曾仔细观察过那个中国人写字,鬼画符一样复杂的图案,简直不可思议!翻译器快没电了,她也没准备这时拿出来。漫长的古国旅程早已把她的热情榨干了,她丧失了所有对异国文字的兴趣,就像是学生时代的最后一场考试,前面的努力都是为此一搏,然而被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学生连掏出笔答题的力气也没有了。管他呢,反正是最后一次了。这一次,不管他是失忆了还是瞎了,一定要把他带回去,带回那个属于他们的时代。他们的时代里科技发达,除了不能返老还童和起死回生,还有什么疑难杂症治不好的?她下意识地又望了一眼不远处的青木指示牌,贴在上面的宣纸四角有些翘,轻微的风都似乎能把那薄薄的纸吹落,让人莫名揪心。她看了一会儿,还是没能分辨出更多的字。回去的路上大概还要用到翻译器,留一点电总归是好的。她又回头看了眼黑黢黢的寺院深处,那口井连接着另一个世界和这里的端口。从那口井纵身一跳就能回去,再回来的时候谚语就可以换一个。但她觉得没必要……最后一次了,也出不了什么岔子,况且她迫不及待地想要终结这一切,回到家,舒舒服服地泡个澡,躺在床上……这次的古谚显得有些过于平静。她从古井出来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却什么都没有发生。她记得某次刚从古井中冒出头,就被庙里着火的浓烟呛得喘不过气——那大概是“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什么的……那次她果断地跳回井里,换了一谚。在无数次失败的尝试下,他们发现在“一百谚”结束前完全无法逃离诅咒,但只要还没接触到某条谚语的核心部分,就可以更换一条——这个诅咒里的古谚储备恐怕远远超过一百个。第一百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