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巨响,好像是什么东西被砸烂了……
我和大黄,面面相觑。
然后扭头就跑,果断远离战场!
看来今天的确不适合找大黑谈论高深一点的话题……
——
自从家里换了新房子以后,原来的储藏室也被上清给打去做吃茶看电视的偏厅。
至于寄存在我家里的那些遗物,都被收拾整理到屋后竹林尽头另一座单独的小屋子了。
小屋子的风格与村里从前大户人家的祠堂差不多,硬山顶四角上翘的两层偏古典建筑,白墙黛瓦,墨门红灯,墙上挂着功德铺三字朱红小匾额。
推门走进去,一层摆放的都是大件的遗物,二楼摆着小件,屋子前后两个门,前门方便我们从家里走过来,后门外则是条青石砖平坦大路,大路直通家里院子的小门,更加方便从外运输物件。
这样将功德铺与生活区域分开,倒是比之前顺眼舒服多了!
核对了一遍铺子里的遗物都在哪个方位后,我耐心地帮它们上好了标签,还划分了风险等级。
贵重易碎的,风险最高,用紫色签纸。
邪门有怨气的,风险次之,用红色签纸。
不值钱以及被盗可能为零的,风险最低,就用不太起眼的黄色签纸。
剩下几样大概率要被遗弃的到期零星旧物,则用绿色标签做个记号,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合同期限一到,我就把它们找个地挖坑给埋了!
并且我有合理的理由怀疑送遗物过来的亲属是在走过场,把我这里当烂摊子收拾铺了。
一年两万块钱的寄存金,当年的我还是太年轻了……应该多要些的!
花了两个小时才把所有寄存品的标签给整理对标贴完,还用笔记本电脑按着每个标签的编号备注好了遗物名称,亲属姓名联系电话,以及合同期限,转账记录,加上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