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六回 今戈铁马悲慷气 裁剪冰绡血泪词

。”

辛弃疾叹了口气,接着说道:“金虏南侵的消息传来,最初廷议纷坛,主和派由魏良臣倡议,甚为得势。有请皇上迁都避敌的,甚至还有请皇上向金虏上表请罪的。后来文臣中的陈康伯,武将中的刘椅等等正直大臣,慷慨陈言,驳斥了主和谬论。

皇上终于也明白了求和避敌,大宋即难免覆亡,这才起用刘-为‘江淮制置使’,备战待敌。

“如今全国人心振奋,主和派的气焰,是被压下去了。魏良臣连一个‘和’字也不敢出口了。可是主和派诸人,仍是柄国当权,备战的将领,却受到诸多制时!

“即以虞允文将军的处境而论,他奉命守江御淮,单骑出京,收编散兵游勇,招募民兵,短短几月,即练成一支劲旅,朝廷应如何嘉奖才对,但主和派反而弹劾他,说他下该擅自收编其他将领的溃卒,有越职权。那些畏敌如虎,闻风先遁的将领,十九躲到后方,甚至连人影也找不到,散兵游勇,总得有个安置。

刘-上表替虞允文辩解,皇上明白了实情,这才没有加罪于他。

主和派弹劾不成,却又藉口怕虞允文俘报兵额,要派什么点兵官去点过兵丁数目,这才能发足粮饷。在未清点名额之前,只能按所报的折半发给。拖延至今,这问题尚未解决,你说气不气人?”

耿照道:“好在老百姓都非常爱戴虞将军,知他军粮不足,纷纷输粟劳军。当真是要粮有粮,要人有人。我在虞将军的帐下虽然时日无多,老百姓但求有人能够为他们抗敌,不惜毁家抒难的感人事例却见了不少!”

辛弃疾又道:“再说到咱们这支义军,令叔临终之时,要我挑起这副担子。我带了这支义军渡江、请朝廷安置。朝廷如今还是未有明文发落。皇上召我进京奏对,只陛下召见了一次,说是叫我等待后命,至今二月有多,也还是没有下文。我又不敢擅自离开京都,回到军中,金虏南侵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