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怎么才能考得比他好呢?
总结优劣!
先说劣势。
一是学校教学条件差。
绿岭中学高三一百五十人,历年上本科线的学生不超过八人,上重点大学的,几年没出一个。
因为教学条件太差,赵家老三赵文老四赵武,在镇上读到初中,到了高中,他早早地托关系,进了县中读书。
很多成绩好的学生跟他一样。
学校优秀生源严重流失,导致学校一届不如一届,今年考上了五个本科,明年不知道能考上几个。
二是顾猛偏科。
就顾猛上学期考试情况而言,他数学成绩最好,语文、政史地,成绩一般,英语很差,上学期期末考试总分只考了380。
高考题考试的题型更全面,难度更大,前景堪忧。
第三个劣势,最严重的劣势。
他离开学校太久,脑子里的知识点都忘得一干二净,重新捡起来,难度很大。
哎!
上次为了安慰母亲,答应得太快,一不小心把自己放在了烧烤架子上烤。
顾猛很为难。
他默哀了三分钟,又开始总结优势。
细细想来,自己有三个优势。
一是他记得85年高考的作文题目。
当年他没能参加高考,这是他心中的遗憾。
那年高考时,他在县上收垃圾。
后来他在垃圾堆里找到了一份当年的高考试卷。
因为不甘,他认真做了一遍。
过了这些年,大部分题目忘了,当年的作文题目,他还记忆犹新。
题目是: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化工厂排放废水废气污染),申述理由,呼吁尽快解决。
二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