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043、锄禾日当午

,老蔡很不好意思,气呼呼地道:“能犁一点是一点,总比一锄子一锄子挖的快!”

“请牛工不花钱?”

“几毛钱,我出得起!”

“几毛钱也是钱,咱家的钱要省着用,不能乱花。”

秀琴又掰着手指头算小账,“咱家大娃小娃都像你,脑子聪明会念书,将来肯定能考上大学。”

说起儿子,秀琴心里有些骄傲,自己是个不会读书的女人,可嫁了个有文化的丈夫,生了两个聪明伶俐的儿子,为了这样的丈夫和儿子,她愿意付出所有,忍受一切的苦难,可她又有些担心,从地里刨食能挣到钱吗?拼了自己的老命能给娃儿铺好路么?

她叹了口气说道:“大娃小娃上完大学还要娶媳妇,两个娃都结了婚,咱家那老房子咋能住下?要建房子,又有了孙子,哈哈,将来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哩!”

老蔡也知道现在的经济形势,物价长得贼快,可工资万年不变,他原来还有信心供两个孩子上学,现在信心流失得厉害。

“当家的,听说正式老师的工资要高些,你现在也是函授中专了,能转正吗?”

“再等等吧!”

老蔡高中毕业后一直在村子里当了乡请教师,老师队伍里的临时工。

乡请教师和在编的老师都干一样的活,工资却相差十块钱,一个28,一个38。

前些年他去函授了两年,想要转正,可编制的事一直没解决。

像他这样的情况在山区是普遍存在的,就像绿岭中学,正式工只有五个,正副校长,教导主任,还有两个才分配到这里的中专生。

由于学校没有突出的教学成绩,一年到头都分配不到一个转正的名额,即使有一个,也有很多人在争夺,他老蔡祖上三代贫农,上面没人拉,又没钱走关系,哪有机会转正?除非天上掉馅饼!

“当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