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错漏!还不如直接打眼看看就是了。”
这有何好猜的,到底如何,一探便知。
弟子话音刚落,随着他的动作,门内的景象显露了出来。
可落入一行人眼帘的,是与宁裴山方才那些想法完全不同画面。
瑞红的灯笼挂满了钟楼的四周,山壁前还竖着黄色的经幡,正随着山风翻动着。
万慈寺的诛仙台跟这座拈花钟楼一样,很有些年生了。它位于一处绝壁山崖处,如龙首一般,悬空伸出山壁外。而山壁上有各朝各代风格的石刻,雕着满满的众生佛像。而那座拈花钟楼便位于诛仙台的左侧,是依山而建的。
整个大典正在如期举行着,庄严而肃穆。
宝盖、经幡、宝幢一应俱全。最首座放置着一方长案铺着黄绢,以作佛台之用。上面摆着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寺院不用活祭,都是添置的鲜花与素果于长案,呈现的莲花形状,并以高香立在案前的大鼎之中。
长案之下的两旁,便是以摆阵为型的桌案,上面用法绢铺底,摆着数件托盘,而托盘上的物件又用手抄经文的绢布覆盖,置于台上。想来那些个物件,便是各宗各派的驭邪法器了。
案桌周围还有数顶燔柴炉,内里滚滚烟火,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这就是燔燎,也叫“禋祀”,用于上告诸天的意思。
法华大师一身御赐的紫衣袈裟,手执一柄法杖,杖头状如塔形,为用锡料所造。此时的他,正位于首位立在长案下,将手中明符抛洒入天,带领着寺里众位僧侣念经祝祷。
而一旁观礼的各派众人,正立在两侧丹陛的位置。
整个诛仙台灯火通明,连周围的人也静悄悄的,无人敢大气说话,眼见这头的门扉开了,众人纷纷转过头来,将目光落在他们等人身上。
宁裴山一行人见无意惊扰了典礼,一时竟有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