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玲说:“没错,我其实早就想考院外的了,就北医的。程浩都帮我联系过导师了。”
白芸问:“真的?你想好啦?你这样做,也算是不服从科里的安排,和那些本来就是院外的研究生不一样,以后再想回来,几乎不可能了!”
赵玉玲很肯定:“我现在,对协和的光环有点麻木了,在协和呆着又累,规矩又多,而且我也不想在学历上和程浩差得太远,所以早就想考研,实在等不得了。北京又不是只有协和一家好医院,再说,名医也不是只能出在协和。”
王菊和张永等人对协和没有切身体会,还为赵玉玲离开协和感到惋惜。芳华和白芸倒是能够理解,都举杯祝她考试顺利,一次通过。
赵玉玲谢过后,又对芳华说:“其实,我觉得你呆在协和。也是蹉跎岁月!”
芳华默默喝着饮料,不说话。
王菊、张永都是搞的内科,不太明白,就问赵玉玲此话怎讲。
赵玉玲今天下定了决心后,仿佛也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人就显得比较兴奋:“大家都知道,神经细胞不能再生,少了一块就是永久性的缺失。而别的外科,切除的组织,还可以再生或者用别的组织替代。所以,脑外科和别的外科很不一样,动手术要特别精细小心。所以,脑外科就成了最不放手让年轻医生主刀的外科了。芳华你说,是不是?”
芳华叹口气说:“唉!我在其它科轮转到后来,都能挂着一助的名义干主刀的活儿。什么甲状腺切除、乳腺癌根治、脾切除、肠切除和吻合都能做了。但在脑外科,我还是只能当真正的助手。”
赵玉玲又说:“白芸想留下,我理解,因为协和的内分泌是全国第一嘛。不过,我觉得脑外科,单是北京都好几家比协和厉害。你真没必要死守着协和。”
芳华解释:“话是这么说没错。不过我觉得,在协和这两年我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