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来得勤,兴许已经有了也说不定……
丞相府内,暗流涌动。
上将军府内,倒是日日欢欣得很。
自从慕渊决定入仕,紫芙便为他奔走。
还有两月便是秋闱。
有机会来京城意图考取功名的读书人,都是各地方层层筛选出来的贡士。
慕渊连个秀才都不是,这若是从头来过,一层层考上来,得到机会来京城赴考都要两年的时间。
幸好盛皇极爱惜人才,特地颁布了另外一条法令,让真正的有才之士,即便没有功名,也可进入京城赴考。
这办法就是,想要快速应试的有才之人,只需得到京城一位公认大儒的举荐信,便可凭此信去赴考。
大儒们都爱惜名声,不敢轻易举荐,这举荐信每年都不出三封。
紫芙对慕渊有信心得很。
待到他写完一篇提出广纳贤才诸多建议的骈赋后,紫芙就迅速将赋文送到京城大儒府上。
盛京城内,一共有三位公认大儒,紫芙怕有人不识货,一连署名投了三人。
投完之后,紫芙便在府上陪着慕渊温书写字,杜蘅时不时也过来凑凑热闹。
慕渊这边专心温书,紫芙也抽空多往皇宫里跑。
太后的身体,逐渐调理地硬朗不少,整个圆润富态的身体看似也瘦了一些。
盛皇瞧着母后身体健朗许多,一高兴就赏赐了紫芙不少奇珍异宝。
紫芙毫不客气地照单全收,礼尚往来也送了盛皇一些小玩意儿。
医术这东西,不研究则已,一研究便停不下来。
她最近在研究提神和安眠的药物,加了些味道调和的药草,做成了淡淡清香味的类似糖豆的药丸。
索性就送了盛皇两瓶。
紫芙也没想着盛皇会吃,毕竟皇帝大多疑心重,来历不明的